2019-04-11 英國,提前退休的人多數是年收入比較高的中產階級。問題在於,即使是相對富裕的階層,能否在辭去工作之前準備到足夠的儲蓄呢?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英國人的平均儲蓄額每人為二百四十七萬日圓(根據二○○九年國家儲蓄與投資的調查),比起日本人的八百七十萬日圓低很多。調查強調,特別是像我這樣持續工作的女性,這種傾向更加強烈。 根據調查,大約有一半的女性並沒有準備退休後的年金,不過也顯示有三成的女性在年金累積額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希望在五十五歲退休。另外,回答已儲蓄到足夠退休年金的男性大約只佔全體的一七%。 這真是值得令人驚訝的事。為何沒有足夠的保障,英國人還是趕在人生走到一半時選擇提早退休呢? 理由有幾項。 首先是在英國由員工與雇主負擔各半, 被稱為公司養老金(company pension)的企業年金制度非常紮實。這項制度也跟日本一樣,員工轉職時可以在新的企業沿用,此外給付額也比日本高,例如持續工作四十年時,退休後還可以終生領到相當於薪資三分之二的年金。 不用課稅、立刻可領的公司養老金自五十歲起就可以領取,政府的靈活運用,讓他們可以一邊工作領薪水、一邊領年金。有這種日本沒有的制度在背後支援他們,就算沒有儲蓄也沒有問題。 沒有儲蓄也敢提早退休的第二項理由,恐怕就是行情一直上升的英國房屋市場。大多數的英國人都趁二十多歲時終止付房租的生活,開始貸款買房屋。 在英國成為大人的條件就是「結婚、就業、買房」,因此二十多歲就擁有房子的人比率很高。英國接受以歐盟為首的世界各國勞工,導致出租房屋長期不足,加上租金很高,因此「租房不如買房」變成口號。 根據住宅貸款公司模範(Paragon),最近因為金融不安定、買氣降低,一時租房的需求增加,因此英國的平均房屋租金平均高達一個月十四萬日圓。這一來買房還是比較有利。 距今大約二十年前,一位在銀行任職的朋友問我要不要投資買房,那是一間位於倫敦市中心帕丁頓車站後面的巨屋頂陽台、大約十個榻榻米(五坪)的套房。初步去看發現那個房子位於車站正後方、是屬於格魯吉亞風格(Georgian style)建築、具有露臺的房子。 通往大門的鑄鐵打造樓梯,左右扶手黑得發亮,大門上方的扇形圖案、採光良好的玻璃別具風格。問題是,位在三樓的房間裡具有全套廚房與浴室,所以空間非常狹小。起居室與廚房加起來也只有八個榻榻米大而已,不過也有附停車位和屋頂陽台的優點。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小如牢房的套房竟然是由一對夫妻,在律師事務所上班的丈夫、以及舞台設計師的妻子,每月支付二十萬日圓的租金承租。為何收入不算低的這對夫妻,會想要生活在如此狹小、房租又高的房子裡呢? 結果朋友私下對我說:「倫敦的房租太高了,房客通常一年就會停止租屋,這對夫妻下個月也想解除租約,我告訴他們想賣掉這間房子不久之後,對方猶疑要不要買下來。」他想以一千九百八十萬日圓把房子賣給我。 「話說目前住在這裡的夫妻說可以用二千一百萬日圓買,我想這對你的將來是好事呢!」 我心裡想,這樣賣給他們不就好了?當時我在旅客最常去的帕丁頓車站前的咖啡屋聽朋友說話。結果我想,反正現在不想馬上在英國居住,加上看房時覺得房子太小,結果就拒絕了。 結果那時正逢倫敦的房屋泡沫,地價攀升到兩倍左右,接近二○○四年時,當時的一間套房,以當時的匯率計算平均上升到一億兩千萬日圓。就在我拒絕購買之後,懷著期待在等待的夫妻就買下那間房子,然後在泡沫最高峰時期賣掉它。… Read more »
2019-03-31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近日,英國議會的住房、社區和地方政府委員會表示,英國現行的住房租賃權系統導致大批房主無法出售住房、或者無法獲得買房貸款,因此這個系統需要進行修改。 委員會在聽取了大量英國公眾提供的證詞後,得出如下結論: 1.政府進行干預,幫助陷入租賃權陷阱的人們,這在「法律上是可能的」。 2.呼籲徹底修改租賃權系統,將來的地租應該是「象徵性」的,即使是大樓內公寓也一樣。 3.英國政府的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應該對此進行調查,並且制定如何對買房者進行賠償的規定。 4.應該禁止開發商向買房者推薦律師。 租賃權房收費多、出手難 英國的民房所有權主要是兩類:產權房(freehold)和租賃權房(leasehold)。買下了房子產權的人擁有對房產的完全控制,而買下租賃權的人則可能面臨許多昂貴的附加收費。 英國政府的統計顯示,英格蘭的租賃權房產有420萬套。租賃權的期限通常為99年至125年,有些甚至長達999年。 買下房子租賃權的人相當於是房子的長期房客,需要向房子的產權所有者支付地租,如果是公寓還要每年支付管理費。對房產進行改造,也要交錢。 租賃權可能延期。但是通常情況下,當租賃權不足70年的時候,出售房產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了。許多買房者甚至不會考慮購買租賃權房產。 更令人氣憤的是,租賃權房產原先大多是公寓(flat),而近年來許多新開發的房子(house),竟然也是租賃權房產。開發商顯然已經把房子當作是源源不斷的收入來源了。 10萬人被困陷阱 據《每日郵報》估計,英國深陷租賃權房產陷阱的人有10萬。 達比希爾太太(Joanne Darbyshire)對這家媒體表示,她和丈夫在2010年花費40萬鎊從開發商Taylor Wimpley公司購買了一棟新的三臥室房子的租賃權。 當時,售樓員告訴他們,將來可以花5,000鎊買下房子的產權。此外,他們還要每年支付295鎊的地租。地租每十年翻一番。 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兩年後,還沒等他們買下產權,開發商已經把房產的產權出售給一家離岸公司。買下房子產權的費用立刻飛漲到3.3萬鎊。 他們對此非常不滿。後來新的產權公司提出,可以跟他們簽署一份地租合同,但是如果購買產權,仍然需要花費1萬鎊。 達比希爾太太說:「人們說,買房子的時候,你應該仔細閲讀合同,但是這些內容沒有寫在合同裡。」 2017年底,英國政府已經禁止新開發的房子只出售租賃權的行為了。但是議會新出的這份報告認為,這個行動還不夠,應該修改法律幫助像達比希爾太太這樣已經被困在租賃權陷阱裡的人。 逾九成人後悔買了租賃權房 去年,全國房產中介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state Agents)的一份調查發現,過去十年裡購買了租賃權房產的人中有近一半不知道租賃權意味著什麼。 報告發現,買下租賃權房產的人在買房的時候平均每年支付277鎊地租,但是到進行調查的時候,地租已經漲到平均每年319鎊,而大部分受訪者才剛剛搬入住房三到四年。… Read more »
www.hk01.com 2019-04-09 英國脫歐安排情況不明,除了讓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相當焦急,不知所措的還有另一群人,他們就是在英國放租物業的人。 英國Residential Landlords Association(簡稱RLA;暫譯:住宅業主協會)表示,因政府沒有就上周引進的「定居身份計劃」(Settled Status Scheme)向物業持有人給予明確指示,這種令人困惑的情況,會導致一些業主未來拒絕向歐盟國家公民租出物業。 英國住宅業主協會政策總監戴維・史密斯(David Smith)表示:「他們(業主)跟不上英國脫歐以及「定居身份計劃」(變化)的每個轉折,這樣假設他們能根據文翠珊或政府部長聲明猜到計劃箇中詳情是不合理的。」 英國3年前推出的「租屋權」(Right to Rent)政策中,如業主被發現將物業租予非法移民,每名「成年非法移民租客」會導致業主被罰5000鎊。 住宅業主協會表示脫歐已在英國物業租賃市場產生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協會呼籲政府在「租屋權」方面對業主發布更清晰的指引。史密斯說:「技術上歐盟公民都有權(在英國)租屋住,但有些業主將不了解這法例。部分人甚至不知道什麼國家是歐盟成員國。」 歐盟公民能在英國脫歐後繼續留英,但須在2020年12月或或在2021年6月前申請定居身份,前者發生在英國「硬脫歐」的情況下,後者是發生在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的情況下。 住宅業主協會擔心,定居身份系統會在某些情況下構成歧視。英國最高法院法官3月1裁定,禁止房東將物業租予非法移民是侵犯人權,且具有歧視性。業主可能就潛在租戶的國籍和種族,對他或她產生歧視。法官呼籲政府取消「租屋權」這項政策。 英國聯合委員會移民福利組織(JCWI)當時向法庭指出,51%受訪業主表示,英國脫歐後將不太可能向歐盟以外的外國人放租物業,接近五分之一(18%)受訪者表示,將不太會向歐盟國家公民放租物業。 英國內政部表示,會在4月與業主代表會面,進一步的指引會在短期內發布。
3/4/19 英國倫敦市法團周二宣布,樓高305米、外形極具科幻感的觀光塔「鬱金香」(The Tulip)將於2025年在市中心落成,屆時將成為西歐第二高建築物。這楝新地標未動工已成為焦點,全因其「獨特」外形設計,結果被網民揶揄它應改把名字改為「精蟲」(The Sperm)。 在社交網Twitter,不少在倫敦居住的網民對「鬱金香」的構想圖議論紛紛。「鬱金香」樓身修長,頂部卻有個圓鼓鼓的透明花蕾狀物體突出來,與顯微鏡下的精子神似。有網民揶揄「我看它簡直是一條巨型精蟲」;「就等着看人人都叫它精蟲,不再叫它鬱金香」。有人甚至直言它像極了某款性玩具。 其實「花蕾」內置旋轉觀景台,以及飲食、娛樂、運動、紀念品售賣等旅遊設施,足以取代現有的古舊倫敦塔成為旅遊熱點,只是它的超科幻外形,與四周的景觀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28/3/2019 英國樓市未受脫歐影響,截至今年2月份,20個主要城市樓價均按年錄得升幅,是3年半以來首次,平均樓價25.38萬英鎊(約262萬港元)。當中,以萊斯特市升幅最大,按年飆6.8%,平均價17.84萬英鎊(約184萬港元)。 據英國房地產公司Hometrack數據顯示,20大城市樓價升2.8%,排首位為萊斯特市,曼徹斯特緊隨其後,按年漲5.8%,平均價16.64萬英鎊(約172萬港元);格拉斯哥升5.7%排第3,平均價12.38萬英鎊(約128萬港元)。至於加的夫、伯明翰、利物浦及貝爾法斯特,均有5%或以上的升幅,表現理想。 至於首都倫敦方面,按年輕微上升0.4%,平均價48.18萬英鎊(約499萬港元)。不過,報告指出,倫敦樓價不會大幅上升,但買賣雙方拉鋸收窄。 自2016年6月英國啟動脫歐公投後,萊斯特市及曼徹斯特樓價升勢凌厲,至今累升17%,而伯明翰亦有16%升幅。 報告維持預期英國脫歐是最大的不明確因素,將持續影響今年倫敦的房地產市場,而脫歐的不利消息令過去12至18個月,該市樓價升幅持續放緩。 不過,住宅交投量並未因脫歐消息而急跌。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首2個月,該國住宅成交量錄得輕微增長。 報告指出,買賣雙方未受脫歐影響,加上失業率低,按揭維持2厘的低水平,增加買家入市意欲,剛性需求支持成交,並抵銷脫歐的不利因素,交投持續活躍。不過,倫敦成交量則受影響,自2016年起累積下跌25%。
http://www.epochtimes.com 5/3/19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 英國政府打擊非法移民的計劃近日遭受重大打擊。3月1日,英國高等法庭裁定,禁止私人房東把房子租給非法移民的「租房權」計劃(right to rent)侵犯人權,而且具有歧視性。 裁決還說,在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沒有經過進一步的評估就執行這個計劃將是非法的。 對「租房權」計劃提出法律挑戰的是英國移民福利聯合理事會(JCWI)。這個機構認為,這個計劃是「對有充分權利租房的人的種族歧視」。 高法裁決結果公佈後,這個機構的法律政策主管帕特爾(Chai Patel)表示,「在英國的房屋市場,種族主義沒有立足之地」。他還呼籲英國議會取消這個政策。 民宅房東聯合會(Residential Landlords Association)也對高法的裁決表示歡迎,並且說「租房權」政策將房東變成了「沒有經過訓練的、不自願的邊境警察」。 這個團體表示,他們進行調查發現,私人房東因為害怕把事情做錯而不願把房子租給沒有英國護照或者在英國停留時間有限的人。 內政部對高法的裁決表示「失望」,並且說一項獨立調查表明,沒有證據顯示「租房權」計劃存在系統性的歧視,而且這個政策的目的是阻止非法移民住在英國。 內政部表示,高法允許上訴,他們會仔細研究法官的說法。 「租房權」計劃於2016年開始在英格蘭實行。此前曾經在英格蘭中西部試點實行。這個政策要求私人房東檢查找房人的身份證件,包括護照或簽證,避免把房子租給非法移民。 沒有按照要求做的私人房東將面臨刑事起訴,可能被判刑或罰款,最高五年。 英國政府於2014年通過了《移民法案》,目的在於創立一個不歡迎非法移民的環境,以減少非法移民的數量。 責任編輯:文婧
www.epochtimes.com 2019-03-02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英國皇家稅務與海關總署(HMRC)和財政部於2月11日發佈了英國海外買家印花稅徵稅草案,提議對在英格蘭和北愛爾蘭購買住宅的非本國居民徵收1%的印花稅附加費,並開啟公眾資訊。 據金融信貸資訊網站Mortgage Solutions報導,對個人來說,新的印花稅將適用於非英國居民,其中包括在交易進行之日起的12個月內在英國居住時間少於183天的個人。 對公司來說,如果公司在英國註冊,但由外國人控股,則也需繳納額外印花稅。 另外,在英國國外工作的王室工作者(例如軍人)則不需要支付額外印花稅。 徵稅數量 草案具體實施後,海外買家將在原來購房支付的印花稅基礎上,再額外支付1%的印花稅(如表1、2所示)。 圖說:海外買家在英國買房時,在原印花稅的基礎上需再多繳納1%,若購買的是第二套或更多套則稅率更高。(大紀元製圖) 另外,有在英國定居打算的海外購房者可申請退稅。文件表示,任何在英國購買房產後的一年內在英國居住滿183天的個人都有資格申請退稅。 草案旨在降低房價和幫助無家可歸者 印花稅的增長最初由首相梅在保守黨會議上提出,後來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2018年的財政預算中確定了1%的印花稅增長比率。 據英國新聞網站Express報導,首相梅曾表示:「對於不住在英國並且不在這裡繳納稅款的個人,以及外國公司來說,和努力工作的英國居民以同樣的價格購買房屋是不正確的。」 據Mortgage Solutions報導,草案發佈後,財政部長梅爾·斯特里德(Mel Stride)表示:「英國將繼續保持開放和充滿活力的經濟,但一些證據表明英國房產市場的海外購房者可能會抬高英國房價。」 「1%的附加費可以幫助更多人在未來能夠購買自己的房屋,其收益將用於解決無家可歸的人的生活問題,推動在2022年前將英國無家可歸者的數量減半的計劃。」 印花稅增加或減少倫敦住房供給 草案發佈後,有學者指出印花稅增長不僅影響海外購房者在英國買房的積極性,同時也影響開發商繼續建造更多的房屋,可能會降低住房供給。 Love Money的信貸與房產專家John Fitzsimons表示,海外買家更傾向於在房屋建造完成之前購買,所以開發商在早期就基本籌集到了資金,使他們能夠建造更多房屋,包括提供經濟適用房。因此,海外買家在英國購房意願的減弱或導致倫敦房屋供給減少。
2019-03-03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英國政府於2019年2月12日引入了《租戶費用法案》(Tenant Fees Act),旨在避免仲介收取不合理費用,保護租客的權益。仲介費用將被取消,租房押金的金額將被限制在相當於5週租金的範圍之內。法案將於今年6月1日起生效。 在英國,很多租房居住的人都遇到過需要支付高額的仲介費和租房押金的情況,這使許多人更難買得起屬於自己的首套房產。許多費用的收取往往沒有提供明確解釋,租戶們無法知道除房租以外的許多隱形成本。 《租戶費用法案》的實施預計將為英國各地的租戶每年至少節省2.4億英鎊,即每個家庭節省最多70英鎊。 哪些費用被禁止? 據房產代理新聞網站EstateAgentNews介紹,以下常見的仲介費用將被禁止: •收取擔保人表格(guarantor form)費用 信用檢查(Credit checks) •存貨 •清潔服務及專業清潔 •為房屋清除跳蚤,以允許租客飼養寵物 •行政收費 •花園打理服務費 如果租客被違法收取了中介費怎麽辦? 一旦《租戶費用法案》執行,租客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回自己被非法收取的款項。首次違規的中介將被處以高達5,000英鎊的罰款。初次罰款的5年內再次非法收取費用的中介將面臨最高30,000英鎊的罰款或者起訴。根據《2016年住房法》第14條,中介還可能受到禁止令的約束。 住房、社區和地方政府大臣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詹姆斯·布魯克肖爾(James Brokenshire)… Read more »
http://www.sohu.com Don’t Be The Same,Be Better! 关注 英国大学以其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学术底蕴闻名世界,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英国大学的十大“最”,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来源于网络,小编诚意推荐,侵删 最容易脱单的大学 这要非杜伦大学莫属了。根据著名dating app Happn数据研究,杜伦大学学生被追求的次数和频率远超其余学校。也许和杜伦大学自带的浪漫气息有关,大多数情侣都是同学之间。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约有72%的校友在同学中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由于该校结婚率太高,杜伦城堡已经成为著名的结婚圣地,吸引众多新婚夫妇前来举办婚礼。 闹“鬼”最多的大学 英国可是有众多“鬼城”的国家,而位居苏格兰高冷北部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则成为了the most haunted UK university。圣安的童鞋稳住啊! 传说,在距离校园最近的Cathedral Grounds教堂附近,在过去的200年间,曾经多次有人看见长发及腰的一席白长裙女鬼,凌空飘走……尤其在冬季,撞见鬼的几率非常高! 白人最多的大学 据HESA统计,位于北爱尔兰首府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白人学生最多,比例高达95.31%。 当然这份数据主要面对本科生,硕士学生还是有很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同学哒。 学费最贵的大学 通过对比学费、住宿、旅游和其他必需品,如食品和教科书的费用,伦敦摄政大学(Regents University London)被评为最昂贵的英国大学,每年费用为38,854英镑。 看看下方单排除生活费就已经这么贵的数据,真是有钱人才能上的大学。… Read more »
www.singtaoopo.com 2019年01月21日 英國多間銀行下調樓按利率,令借款人的樓按成本下降,1月份對於申請樓按的人來說是個借款好時機。 圖片來源:THINKSTOCK Tesco Bank已經下調那些只有小筆首付、希望進行再抵押的業主的樓按利率。目前,該銀行向首付為10%的借款人提供2.26%的兩年期固定利率。即150,000鎊(約150萬港元)的樓按需每月還款655鎊(約6,550港元)。 Barclays已將兩年期和五年期固定利率下調,幅度最高達0.1%。Barclays向首付比例為30%的借款人提供1.97%的兩年期固定利率。即150,000鎊(約150萬港元)的樓按需每月還款634鎊(約6,340港元)。 此外,Atom Bank也將首付5%的借款人的利率下調0.2%,將首付10%至30%的借款人的利率下調0.05%。 樓按機構SPF Private Clients行政總栽哈里斯(Mark Harris)表示,由於英國脫歐仍存在不確定性,目前銀行正在搶奪有限的樓按客戶資源。他建議客戶如果想在未來六個月置業及申請樓按,那麼現在可以考慮將樓按利率確定下來。